盛会之后说问题 ——中餐业劳工问题初探 华府网记者 殷玥、王杰夫 全美中餐业联盟华盛顿总分会挂牌的消息在媒体上迅速地蔓延出去,一路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的电视墙。但如果撩起这繁荣的表面,会很容易发现困扰着美国中餐业的诸多问题。 我们在3月24日联盟华盛顿分会的成立大会上遇到了劳工部出席的几位官员,这让我们有机会探究中餐业劳工面临的紧迫问题。 劳工很累也很烦 来自中餐馆的Y大厨(受访者不愿公布姓名)跳入了我们的视野。Y先生来自四川,目前在华府地区一家著名餐馆做主厨。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有多少小时?”笔者隔着电话问 “每天啊,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大概十二个小时吧”,他回答说。 “那你每周工作多少天?一周工作时间有多少?” “每周工作6天,我们每周基本上都工作72小时吧!” 他口气平淡,习以为常。 “那老板付你们加班工资吗?就是会按你们正常工作工资的一点五倍来算加班工资吗?” 他在电话那头笑了:“没有,没听说过这个(老板给1.5倍加班工资)”。 这明显是违反联邦《劳工法》的。笔者继续追问,“你每天工作12个小时,请问你的吃饭时间有保障吗”? “啊,基本上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大概十分钟左右吧,有时可能还不够(十分钟),因为客人这边要点菜你可能还没吃完就要去工作了”。 “那你节假日放假吗?美国的节日,或者中国的节日?” “不放,”他答得很干脆,“中国也的也不放,美国的就更不放了,哈哈”。 “Y先生,美国联邦《劳工法》规定每周标准工作时间为40小时,超过了就要付加班工资,每天要有固定时间休息,你知道这些吗?” 他大声回答“我知道啊! 我早就知道,我在美国呆的(时间)可长咧”。他语气中终于显出一些许抱怨和无能为力,“你能怎么办? 整个行业都是这样子, 全美国的中餐馆已经形成规矩啦!即使你辞职到另一家中餐馆,也是一样的啦!(改?) 没办法改。我们也没想过改什么,只想着辛辛苦苦赚点钱好了,只要老板及时给工钱(这些)都可以的了”。 Y先生这里说的中餐馆劳工超时工作、无超时工资或工资低等情况,并不是个例。Y本人在加州、纽约和华盛顿地区超过20家中国餐馆工作过,情况相似。 中餐业是一个在美国有160年历史的产业,在全美有超过4.6万家中餐馆,每年为美国带来170亿美元的收入,吸引了1/3来自大中华地区的新老移民。然而,即使是如此庞大并且历史悠久的一个产业,仍存在着上述提及的与这个法制国家的相关法规违背的“习惯做法”。 老板们的看法 这些“习惯作法”多数是中餐馆雇主与员工之间达成的默契。从员工来说,他们中很多人并不真的想改变现状。 笔者就同样的问题,采访了几位中餐馆老板。华盛顿地区的老板T(受访者不愿公布姓名)说,很多情况下老板对厨师是包税的,而厨师拿到手里的现金其实超过了他们的应得,这并不合理。 身在德克萨斯的中餐馆老板H(受访者不愿公布姓名)认为,从表面上看,中餐馆员工工资可能不高,但员工时常要求老板以现金支付工资,这样员工可以少报税或不报税。对于很多华人员工来说,这意味着手里可支配的收入更多,感觉更划算。而且从美国法律的规定来看,这些员工因此可以享受低收入家庭的一些政府福利。有时候,员工甚至会主动要求老板把工资开低一点,只要不报税。 另外,虽然没有超时工资,但老板往往会提供一些福利,比如廉价租住在老板家,或者老板免房租等等。 中餐馆老板承担厨师住宿的背后,是中餐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够格的厨师难找,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从外地请入。这对老板是一个负担。同为中餐馆老板的C(受访者不愿公布姓名)抱怨说,“包吃包住還包稅,我们自己也深受其害,自己势单力薄,无法抗拒,否则没有可能找到员工”。 律师的数学 难道中餐业就只能这样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采访了华盛顿中餐业联盟的法律顾问、布鲁克林法学院国际招生办主任、法学博士门琦女士。她直截了当地说,“并不是这样的”。门博士和笔者算了一个经济账,比较了一下每月拿现金和每月依法交税,最后到雇员手中的钱哪一个比较多。 按照Y大厨现在每月现金结清的3000多刀的工资比较,他的每小时工资是10.41,但如果依法用小时工资计算,前40小时的基本工资为9.5刀,后32小时的基本工资为14.25刀,算下来每月工资有3344刀,一年4万刀左右,按照华盛顿工资税算一年要交2200刀的税,算下来每月交183块钱的税,和拿现金也是基本一样的。 如果依法算工资,后厨房的小工们更加合算,之前他们只能跟老板拿1800块钱左右的现金工资,而如果按劳工时间算,他们赚的远远高于这些。 门博士补充说,很多中餐馆员工不清楚,“其实依法交税有很多好处,是享受这个法制社会体系保护的唯一也是最好方式;如果按时交税,在政府部门记录里有很好的信用记录,将来会享受有社保福利;有交税记录的话就可以贷款买房买车,包括支付孩子的学费,都可以用贷款解决。贷款的利息可以抵税,到最后每年需要交的税就变得很少了”。 “依法交税就意味着你是国家的一份子,国家就会帮你解决孩子读书上学的问题。只要是收到admission offer,而你的家庭收入又被证明低的话,基本上都能拿到助学金,美国这个国家是个很慈善的国家。” 门琦表示,她也知道行业内很多老板用现金结账让员工有空间避税,对于这个现状她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法律是“被动”保护人的工具,除非有员工举报,我才有机会去保护他们的利益,作为律师是不能提起公诉的,我很多时候也无能为力”。 法律,还是法律! 中餐馆老板和员工既然有利益同盟的“默契”,所以说到员工去举报工资低和工作时间长,这很难说是一个“真问题”。 但从几年前开始,美国劳工部开始加强对各种餐馆的劳资状况突检。各地区有派驻机构的劳工部“工资工时处(Wage and Hour)”执法权限较大,可随时对目标商家进行实地检查,包括询问人员、查阅纪录等。既可根据投诉和举报开展监察,亦主动开展监察。对于重犯或者违法情节严重的雇主,工资工时处在要求雇主赔偿雇员损失的同时,还会实施行政罚款。 笔者采访的劳工部联邦调查员(Federal Investigator)B(受访者不愿公布姓名),他介绍说,突检的审查内容“包括上下班时间、中午休息与吃饭时间长短、每周工作天数和工作时数、工资金额、现金还是支票、上下班是否打卡、是否有加班工资、老板有否要求做不属于分内的事、是否分小费等”。 雇员是不是黑身份对于他们查处餐馆并没有影响。事实上他们在突击审查的时候会率先表明不涉及雇员身份和报税,内容不会与移民局和国税局分享,了解内容是有关公平劳工标准法案和工资、在工作中是否受到不公正待遇以及工人权益常识等。 这一行动虽然并未专门针对中餐馆,但纽约州的派驻机构已经开通了华语职工协助热线,会有专人联络。B表示,中餐馆劳资问题是他们部门最重视的问题之一,“我们会经常按电话本上随机抽查。像上次在华盛顿特区火车站(Union-Station),没有人举报,我们只是觉得应该去查,于是封锁了整个餐饮部(food court)去挨家挨户的查。查到某个餐馆老板在其他地方也有餐馆的话,还要派人过去一并查”。 “一旦查到的餐馆没有相关记录,我们就按照员工所说的作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惩罚”。而“一旦建立完整调查档案(‘full investigation’),我们会把这些所有员工前两三年的问题全部调查一遍”。据这位劳工部专员说,上个月已经查处了大量餐馆,罚款从几千到几百万不等。 迷雾的前方 现在很难估计劳工部突检的作法对中餐馆会有多大影响,因为中餐馆只是这一行动的不确定对象之一。但这无疑把法律的严峻性再次提到了中餐业的面前。 面对法律,中餐馆老板有很多无奈。H老板坦率地说,“其实我个人是很希望全行业都能遵照法律去做,我个人的餐馆里也尽量贴近法律。但如果完全按法律来,中餐馆可能要大批倒闭。”C老板看法相似,“有谁愿意与政府作对呢?有谁不怕法律责任呢”?但老板往往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们的苦衷便只有往肚里咽了”。 实际上,中餐业并不消极,一直在酝酿改革。为了解决聘请厨师的问题,中餐业提出了成立自己的技术培训中心,从政府获得资助辦學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不限种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厨师和老板的良性互动,缓解薪酬等问题。 但改革是艰难的。在现状之下,利益关联错综复杂。比如,厨师群体看似弱势群体,但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上,他们又占据着竞价的优势。而政府也有自己的考量。“中餐业的这种现状,政府心里是清楚的”,H老板认为,“他们时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