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锐和他的朋友们 —— 记全美中餐业联盟华盛顿总分会筹备会 华府网记者 王杰夫
华盛顿的一月对赵锐和他的朋友们来说,显得有些寒冷,但他们的内心是火热的。作为“全美中餐业联盟”(American Chinese Restaurant Alliance)创始团队的代表,他们不远千里从南方赶上来,是为了1月15日联盟的华盛顿总分会筹备会。联盟是去年一月在佛罗里达州成立的,这次来了八位创始人中的三位,包括主席赵锐,常务副主席黄伟洪和黄民。监事会主席陈辞也一同前来。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现在的中餐业,“面临的是一个生存的问题”,黄伟洪在会上说。 美国中餐业是一个年营业额达370亿美元的产业,全美目前尚有46000家中餐馆,但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消失了5000多家。黄伟洪担忧,在未来3-5年的时间,可能还将有1/4的中餐馆走入历史。 联盟的创始人总结了中餐业这种局面的三个原因。首当其冲的是厨师人才难觅,找不到适宜的中餐厨师;其次是中餐业和政府沟通不畅,法律上比较吃亏;还有,中餐馆老板英文差,难以和主流社会沟通。 中餐业内早已意识到,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中餐馆应该抱团,谋求自己的利益。所以,创始人团队认为一定要做全美中餐联盟,并且也只有他们这一代能做。 八位创始人都差不多50多岁的年纪,来自中国的两岸四地。基本上美中两国的经历各自占了他们生命的一半,所以他们有故事;他们在中餐业摸爬滚打二十年左右,所以他们有历练。这让他们有动力和毅力去发起经营一个联盟,并无偿奉献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全美中餐联盟的成立是要形成规模效应,以方便做三件事情。一个是通过影响从联邦到地方的立法,保护中餐业的权益;第二个是帮助中餐业主把他们的诉求传达给政府;第三是通过集团采购,在保险、媒体、电力、电话、信用卡、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取得优惠。
“Taste of China”(中国味) 联盟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做杂志,目前有中英文各一本,名字都叫品味中国(“Taste of China”),但内容还有所区别。 英文本的第一期在众多的美食文章中夹杂了一篇介绍中国雕塑的文章,题目是“灵魂的雕塑”(Soul Sculpture)。这种文章是为了传达这本杂志广泛的文化意涵,也暗示出联盟的文化使命。 要提高中餐的认可度,并且要通过中餐向美国人传达出中国食品和文化的灵魂,这是几个创始人在华盛顿的筹备会上屡次提到的。他们面对的是华府地区中餐业老中青三代的代表,这种说法得到了他们的掌声。 中餐是世界级美食,但目前中餐业在美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联盟主席赵锐回忆说,中餐在美国有三次勃兴,宋美龄1943年访美和1972年中美建交都带动了中餐的发展;那些时候,美国人身着正装排着队进中餐馆,成为一种时髦。第三次是80年代以后移民潮,让中餐馆开遍美国各地,但也让中餐的平均水平下降。 没有得到认可,有时不是水平的问题,而是文化的冲突。有人曾经问赵锐,为什么美国的中餐馆从来没有上过米其林榜单?赵锐的回答非常有个性: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中餐,为什么要执着于那个榜单? 在美国的土地上,赵锐和他的朋友们谈到的实际是美式中餐。联盟副主席黄民在今年第一期《品味中国》上发表一篇文章,说中餐的口味远远超出八大菜系;利用中餐文化的精髓,完全可以创造出既适合本地域、又能和其他菜系媲美的饮食。黄伟洪现在德克萨斯州经营着改良川菜,在当地颇有市场。他信心饱满地说,美式中餐可以是中餐第九大菜系。
“向苍天再借二十年” 联盟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到华盛顿来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做政治。他们的基本目标也只有通过政治才能解决。华盛顿除了要设一个总分会之外,今后也会是总会所在地。 这天开会,联盟通过维州华商联合会的朱天活请来了著名游说公司的负责人,罗伯特.列文斯通(Robert Livingston)及其夫人。列文斯通在克林顿被弹劾的当年已经被国会共和党选举为众议院议长,后因个人原因在就任前夕辞职。他在国会山仍保有巨大的影响力,他的游说公司在华府也是名列前茅。 列文斯通介绍说,这次与中餐联盟合作,主要是帮助他们打通华府政治上的关节;在立法上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劳工、卫生、移民、教育(培训)等。也希望不仅影响联邦立法,还能触及到州一级的政策。 政治上的努力在早前就开始了。去年在纽约总分会成立的时候,纽约的国会众议员孟昭文(Grace Meng)、纽约州长安德鲁.库莫(Andrew M. Cuomo)和纽约市长比尔.布拉索(Bill de Blasio)都发来了贺信。 做政治是联盟一开始就有的自觉。主席赵锐本人先有这样的经历。2014年赵锐新店开张,当地市长率领主要班子首脑全员到齐为他道贺。赵锐因为在政治上的沟通能力和美中两国广泛的人脉,在创始人团队的选举中,被拥戴为主席。 但做起事来,赵锐有时候觉得有点累。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吐槽说,要“向苍天再借二十年”。
来自星星的团队 实际上,从去年到今年,整个创始人团队都有些累。 在华盛顿的会议现场,几位创始人老在强调,他们做的是160年里没有做过的事情。从1856年旧金山出现第一家中餐馆,到今年美国中餐业刚好是160年的历史。因为是开辟洪荒,事情做起来很难很累。副主席黄伟洪在一首诗里,把这比喻为“揽星”。 黄伟洪是联盟最早的发起人,他说自己的好处就是煽动。所以,去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他都在外面跑,坐飞机南北东西到处飞,去说服各个地方的人加入联盟。他自己的诗是这样写的:“窗外黃昏暮降临,双翼启动欲揽星。身倦心疲望大地,万尺高空來回行。携手扶持艰难步,祈祷众生明我心”。 几位创始人不约而同地都说起了这个过程中的“磨难”。这里面有地理上的困难。美国中餐馆在地理上非常分散,联盟根据中国领事馆的划分部署了六大分区,每个分区都要设一个总分会。联盟的这八个人不得不自掏腰包,飞到每一个总分会部署城市去做组织工作。 还有历史遗留的困难。这之前中餐业其实有过一些尝试,但结局比较遗憾,留下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些中餐馆老板对联盟一类的组织心有芥蒂,给组织工作带来困难。 好在联盟创始人团队不辞辛劳而又团结一致的工作带来了明显的效果。2014年就有4000多家中餐馆加入了联盟,纽约和休斯敦两个总分会分别成立。其他分会的成立已经在有效地进行中,联盟出面缔结的集团采购协议也在逐步实现。
走出历史 在全美中餐联盟成立之前,实际有八年的酝酿期。这期间,这些创始人天各一方,也有过一些失败的尝试。但直到2014年1月联盟成立的时候,这八个创始人才真正走到一起。对联盟成立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他们冠以“桃园三结义”、“南昌起义”、“遵义会议”等名词。这表达出他们时不我待又有些同仇敌忾的意绪。 创始人团队用“联盟”来翻译Alliance这个词,有把这种努力看做是一场战争的意味。对于陷入困境的美国中餐业来说,是的确需要一场“战争”从历史中开辟出道路的。 在2014年的一篇博客中,主席赵锐写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布满荆棘的路已经渐渐的成了一条宽阔的大道了”。这或许正是赵锐和他的朋友们的一个写照。
全美中餐联盟八位创始人(联盟提供图片):左二为赵锐,右四位黄伟洪、右二位黄民
游说公司总裁、前国会众议院侯任议长罗伯特.列文斯通(Robert Livingston)
全美中餐联盟休斯顿总分会成立(联盟提供图片)
|